第25集:工读互助社被迫关闭巴黎和会出现状况
陈延年由衷地说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走向大众,陈乔年郁闷地说他们的工读互助社即将要失败了。毛泽东安慰他,三人握手共勉。陈独秀和李大钊为毛泽东送行,临走前他们还探讨了中国的新出路,陈独秀称中国落后的不是文化,而是缺少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,而他也从来不全盘否定中华文化。毛泽东放弃去法国勤工俭学,即便要出国,也是要去俄国。后来,毛泽东鞠躬告别两位对他具有启迪和教诲重大意义的老师,转身离开了北大,回到湖南。
互助社召开会议,洗衣组的组长很是愧疚,因为洗衣组已经吊销。而食堂也只能最多维持一周,放映组早已处于亏损状态,因为他们来来回回可以放映的影片只有三部。互助社几个人发表自己的观点,有人建议关闭互助社,也有人反对关闭互助社。陈延年发表自己的意见,让大家举手表决工读互助社改何去何从,毫无疑问,举手赞成关闭的人多于赞成留下互助社的人,工读互助社就此失败了。已经对互助社有感情的众人,忍不住唱起了歌谣,眼中满含热泪。
第二天,俭节食堂的牌子被摘下,蔡元培、陈独秀、李大钊、胡适以及鲁迅等人来到互助社,蔡元培说他们勇于实践的行为值得赞赏,陈延年主动询问失败的原因。胡适发表自己的意见,他说工的苦趣多了一点,而读的乐趣少了一点。但李大钊却不这么认为,因为他觉得要找失败的原因,首先要找出内因和外因。总的来说,他觉得互助论行不通,俄国的十月革命更合适。胡适却说这个话题不适合在这里谈,两人于是争执起来,蔡元培劝说几句,两人才停止争论。
北京法文研修班的留法名额已经分配完了,陈独秀打算同意让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回上海,因为他看得出来
不曾想陈独秀默默地拿过锅铲,给即将要去上海的两个儿子炒花生和南瓜子,他一直记挂着两个儿子的喜好,陈延年和陈乔年脸上除了惊讶以外,还有些许的感动。胡适的老师杜威要来华讲学,他高高兴兴地向陈独秀请假去上海迎接,不过对于胡适的某些看法,陈独秀和李大钊倒是不赞成的,即中国要向美国学习的这个看法。蔡元培来告诉他们,巴黎和会可能要出状况,他们得未雨绸缪地做计划,胡适提醒陈独秀好好想想,不要走极端。陈独秀一听不高兴了,说自己肚子饿然后离开。胡适随口一说他大家长主义,没想到陈独秀折返回来拿包听到了这话,脸色更加臭了,随后李大钊也借着肚子饿的借口离开。蔡元培请胡适去吃饭,借此平复他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