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集:中方代表团拒签和约五四运动获得全面胜利
王正廷和
毛泽东汗流浃背地抓紧时间印刷,这十几天,他一人编辑、排版、印刷,将创刊号完成,让众人很讶异,创刊号中的六个不更是振奋人心。很快,他们将创刊号分发到学校中进行宣传,毛泽东在营救陈独秀的活动中,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。天津,青年周恩来也在积极组织发表文章,力求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营救陈独秀。
陈独秀拒绝了和警察厅合作的建议,吴炳湘离开之后,陈独秀扯开嗓子唱起苏轼的《定风波》,甚至豪迈。陈独秀在监狱中泰然自若地徘徊,心更加放飞。
吴炳湘带胡适来看陈独秀,看着憔悴、污垢满面的陈独秀,胡适很心痛,转身抹眼泪。陈独秀把写好的诗赠给吴炳湘,意在讽刺。胡适的孩子百日宴席陈独秀没能到场,他表示愧疚。陈独秀向他问起《每周评论》的事,胡适解释说自己受到吴炳湘威胁,不得不改版。而陈独秀觉得他的观点是舍本求末,现在就要趁着东风唤醒民众思想。陈独秀主张辩论,李大钊是俄国派,胡适是美国派,二者可以展开辩论。胡适问起陈独秀是何立场,陈独秀没正面回应,却说要送他一副字。
延年收拾东西准备去找李大钊,商讨怎么救陈独秀,他一开始就没想带柳眉去,柳眉有些生气。李大钊帮忙做农活,农民的生活很苦,一辈子劳苦,但依旧吃不饱饭,甚至还要去要饭。他们认命,李大钊却说命要自己来定。农民愣住,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,一时还不明白李大钊这话的用意,李大钊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。延年来找李大钊,听他说了不少看法和判断。吴炳湘接受记者的询问,对陈独秀的情况进行大致汇报,但却不允许记者对陈独秀进行采访。学生们来看李大钊,李大钊带他们去韩文公祠,说了许多话。学生在李大钊的落脚处帮忙收拾,烟火味很浓。
邓中夏说蔡元培已经放弃辞职,警察厅也没有定罪陈独秀,全国学联准备复课,陈独秀不久后也能出狱,西方对中国的评论一改之前,认为东方雄狮觉醒了。李大钊拿出酒,和同学们为五四运动庆贺,然后讨论起五四运动究竟伟大在什么地方。